为什么一家人容易生一样的病?
王新陆教授谈到:家庭里获得的疾病,基本上是相同的,他有互染感染性,所以那么这个家庭的养生,必须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这一期的“大咖说养生”小固再次请到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王新陆教授,来和大家聊聊「家庭养生要点」。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如同社会的细胞一样,每一个家庭的健康都为社会整体的健康做出贡献。
家庭氛围、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对于人们个体和社会群体的健康状况的影响都非同小可。
家庭养生,即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管理已成为社会健康重要的前提条件,培养起良好的家庭养生意识,是实现社会健康的先决条件,传承着对健康的理解及坚持,而这种良好生活习惯的传承则是以后整个家族甚至社会的健康理念养成的基础。
家庭养生要点原则一: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人们总说到的“夫妻相"”像爸爸像妈妈“,实则是家庭会对人产生深远的影响。家庭的氛围、父母的为人、日常的生活都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孩子。
一个家庭的组成,父母之间是由于爱情、三观和生活态度而结合,而孩子则从出生起就同时受到父母双方的影响,彼此间的生活习惯是最容易找到平衡点的。
所以,培养一个适合于家庭所有成员的生活习惯,是最简单易行且行之有效的家庭养生方法。其中包括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良好的作息时间、规律的运动习惯、正面的情绪管理等。
原则二:家庭成员间的心理健康监护
如春风之解冻,和气之消冰,才是家庭的典范。
——《菜根谭》
除工作以外,人们最多的时间就是与家人相处,对于彼此的心理状态是最为了解的。相互间的鼓励、关心和帮助会对于每一位成员的心理健康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创造轻松、正面、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成员之间相互包容、理解是保证家庭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原则三:家庭成员间的健康关怀
长大后,除了做父母的小棉袄,还要成为他们的防弹衣。
家人共同生活的时期,身体上的不适是最容易被发现的。所以,对于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的关注与保持尤为重要。
正因如此,才需要对于家庭进行健康保健教育,让每一位家庭成员都能够成为家庭健康的监护者与管理者。
当家庭成员中有健康问题出现时,及时的调养也是家庭成员互相关爱的体现,为家庭和谐打下良好的基础。
每日坚持:
饮食: 多菜少肉七分饱
起居:充足睡眠子午觉
运动:每天行走一万步
情志:正面思维心态好
- 上一篇:吃素不容易发胖?营养师告诉你素食怎么吃更健康! 2019/12/4
- 下一篇:降温来碗山药汤,健脾补益又暖人! 201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