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点未到!忍住,不聚集、不能浪!

关于疫情的好消息越来越多,宅在家这么多天,很多人已经按捺不住了。前几日,一些地方竟出现了消失已久的“人山人海”,“市民摘口罩扎堆喝茶”纷纷上了热搜。更令人揪心的是,很多人在公共场所已经摘掉口罩……
专家提醒,疫情还没得到彻底地遏制,莫要扎堆;就算拐点到了,也再绷绷,先别扎堆。在疫情防控封闭管控期间好不容易形成的卫生习惯,不要随着管控级别降低又全丢了。
我们不能伤疤没好,就忘了疼。
一. 日常:管住腿,戴好口罩

零新增不等于零风险,撤销卡点不等于疫情解除。这几天一些冒头的扎堆行为,都已被当地防控管理者及时制止。这给大家都提了醒:战“疫”尚未成功,大家仍需忍忍。
往日的餐厅、超市、商业圈的热闹场面,一定会回来,但如果回来早了、回来得“无序”,那么真正的有序安全回来,就会被拖得更久。
管住腿、戴好口罩依旧是支持疫情防控最好的方式。
对于普通人来说,支持一线防疫工作者、继续为本地防控出力的最好方式,就是继续管住自己的腿、戴好自己的口罩、遵守本地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的具体要求。
我们该怎么做?坚持忍一忍!坚持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不聚餐,不要浪。
✔ 口罩从戴到摘,学会这套方法
1. 医用口罩
2. N95型口罩
图片来源:中日友好医院青年护士会
3. 取下口罩的4个步骤
图片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
-
手不要接触口罩对外的一面;
-
如果是系带的口罩,要先解开下面的带子,再解开上面的带子;
-
用手指捏到口罩的带子或者挂耳的带子丢到垃圾桶;
-
丢掉口罩后要洗手。
二. 复工:防火防盗“防”同事
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医生提出最新复工3大注意事项:防火,防盗,“防”同事,提醒复工期间大家容易忽略的细节。
这不是开玩笑,事实上,从2月16日至26日,各地已发生至少14起典型疫情案例。
在现阶段这个特殊的时期,希望同事间能做到:
面对面吃饭要避免
彼此讲话要戴口罩
在通勤的路上,乘坐公交车、地铁、网约车出行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也要做好防护工作。
✔ 通勤路上戴口罩,勿饮食
在坐乘地铁、公交、网约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一定要确保口罩覆盖住口、鼻、下颌且口罩周边充分贴合面部。而且在车上要拒绝吃东西、喝水等一切摘下口罩的行为。
✔ 外出回来,先洗手
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以呼吸道和接触传播为主,勤洗手仍是防护新型冠状病毒的重要措施之一。所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后,回到公司务必认真清洁双手。
此外,手机作为打发时间的“利器”,属于高频接触的物品,回到公司或回家后,也应该给手机做好清洁和消毒。
✔ 没事别摸脸、口、鼻
在外出期间,不要用手触摸脸部皮肤、口鼻等部位,避免因手造成病毒传播。
三. 做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春天是各类传染病的高发期,自身防护意识的放松,会给新冠病毒提供可乘之机。所以,日常应坚持四合理,提升免疫力,做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1. 饮食有节
结构合理,定时适量,温热适宜。健康饮食每一天。
2. 起居有常
科学睡眠,劳逸结合,生活规律。在家办公,也要按时起居。
3. 运动有度
积极运动,因人而异,持之以恒。就算宅在家里,也可以每天行走一万步。
4.情志有衡
平和心态,良好情趣,远离陋习。不信谣,不传谣。
战“疫”尚未成功,大家还需保持应有的警惕,坚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戴口罩勤洗手、减少不必要外出、不聚集,做好健康第一责任人。
- 上一篇:为什么卫生间里不能做这4件事,真不是迷信说法,看完涨知识了! 2020/2/27
- 下一篇:新民网丨无限极捐赠1000瓶洗手液助上海老年人防疫 202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