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新闻

七夕,远比你想象中浪漫

2019/8/7 14:38:04      点击:

每年的七夕节,不少人都会在朋友圈晒礼物、秀恩爱,处处弥漫着爱情的浪漫气息。


2006年,七夕节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时间的推移,七夕节也逐渐成为年轻人最喜欢的节日之一。




七夕的浪漫,是古老的传说


七夕节又名七巧、乞巧、双七、双星,各地说法不ー。对于七夕的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相信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了。


古代最早对七夕的记载,是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书中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


唐宋诗词中,七夕也被屡屡提及。《开元天宝遗事》曾记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节相当隆重,京城中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



七夕的浪漫,是美好的习俗


七夕节除了是情人节,还有很多历史习俗:


1、穿针乞巧

相传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女子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九孔针(或五孔针、七孔针)趁着月光对月连续穿针引线。将线快速全部穿过者称为“得巧”。


2、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把瓜果食品放在果盘中,最先发现喜蛛结网者大吉大利。


3、拜织女

七夕当天,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去到主办的家里。等在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希望织女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


4、为牛庆生

小孩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是老牛牺牲了自己,才得以让牛郎织女再相见。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七夕的浪漫,是唯美的咏叹


由于七夕节极富浪漫主义色彩,除了习俗之外,自古以来对它咏叹的诗词歌赋也是不胜枚举。据不完全统计,仅仅唐宋以前保留下来的诗词就有3000余首。而在这些众多的诗词歌赋中,有不少脍炙人口的优美诗句,例如:

七夕节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赏析:牛郎织女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这是对爱情最好的写照。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赏析: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强调真正的爱情经得起考验。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赏析:看那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他们虽然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流,却只能含情凝视,无法用语言交谈,描写了牛郎织女爱情的凄美。


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

赏析:躺下来看牵牛织女星的鹊桥相会,月亮飘过梧桐树投下了倒影,描写了七夕佳节的美好。


谁忍心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赏析:是谁在忍着心中愁痛偷偷看着银河?就是那遥远天际的牵牛星。诗人对月怀人,为看不见妻子在月下穿针乞巧而难过,表达了对妻子的相思之情。

这些诗歌体现了古人的浪漫情怀和对爱情的美好期许,是不可多得的经典。但要说经典中的经典,当属白居易的《长恨歌》。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赏析:当年七月七日长生殿中,夜半无人,我们共起山盟海誓。在天愿为比翼双飞鸟,在地愿为并生连理枝。即使是天长地久,也总会有尽头,但这生死遗恨,却永远没有尽期。

白居易在诗的前半部分细致地描写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感情。整首诗荡气回肠,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把凄美迷离的皇家爱情描写得淋漓尽致,被后人广为传颂。


这些经典都是我们的民族瑰宝,相比于西方情人节,七夕节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更能代表我国的优秀传统习俗和文化。


了解了以上小i介绍的历史习俗和诗词歌赋,是不是感觉七夕远比你想象中的更浪漫?今年的七夕,将我们民族的这些文化瑰宝,分享给身边的朋友,让更多的人浪漫过七夕吧!


无限极专卖店网址:www.4008001188.cn  推荐人卡号:1689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