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怎样过得“四合理”?各地习俗告诉你!
又是一年端午到,在这个粽子飘香的夏日里,你打算怎样度过这个节日?小固特意搜罗了各地的端午风俗,带给大家一个“四合理”过节指南,一起来看看吧!
01
饮食:南粽子、北打糕

端午节最著名的美食是粽子,但端午节的美食远远不止粽子!
端午节这一天,吉林延边朝鲜族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是将艾蒿和糯米饭放在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捶打所制成米糕,带着艾蒿的清香糯米的软糯,非常适合夏天。
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则流行吃“煎堆”。“煎堆”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煎成,外酥内嫩,鲜香四溢。
02
起居:泡兰草、挂菖蒲

端午时值仲夏,气温闷热、蚊虫滋生,是皮肤问题的多发季节。因此,民间端午习俗都与驱虫、避邪有关。
挂菖蒲:艾草和菖蒲具有特殊气味,有驱赶蚊虫的效果。古人将它作为驱邪的圣物,端午这天悬挂在门上,起驱病、防蚊、辟邪的效果。
戴香囊:端午这天,有些地区的女孩子有佩戴香囊的习俗,香囊里装着白芷、丁香,有驱蚊辟邪的功效。还有做成小辣椒、小黄瓜、胖娃娃等各种可爱形状的香囊供小孩子用。
泡兰草水:有些地区有端午采草药煮水沐浴的习俗。以我国台湾地区为例,端午节会用苦草、菖蒲、艾蕊等烧水给孩子洗澡,以祛除百病。福建地区也有煮粽水、兰草水洗浴的习俗。
打午时水:我国南方沿海地区流行在端午这一天午时(11点~下午1点)到井里打水的习俗。古人认为,午时阳气最盛,把端午这天午时水视为大吉水,具有辟邪、净身、除障的效果。也有用午时水用来泡茶酿酒特别香醇的说法。有谚语道:“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03
运动:赛龙舟、舞狮子

提到端午,不得不提赛龙舟。端午赛龙舟的习俗由来已久,最初是为了纪念龙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渐渐演变成一项富有特色的民间运动。
赛龙舟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还有射柳和打马球等活动。
现在疫情期间,不建议大家聚集活动,但我们可以在家做做瑜伽、练练养生操,或者在清晨或傍晚到空旷的户外走一走,拉拉筋,让假期元气满满。
04
情志:立鸡蛋、斗百草

端午的习俗,还有别具特色的小游戏。趁着假期不妨和家人玩一玩,在游戏中增进感情,获取一天好心情。
立鸡蛋:立鸡蛋并不只是立春的习俗,在我国的部分地区,端午也流行立鸡蛋。据说在端午正午时分将鸡蛋直立起来,未来的这一年都会有好运发生。
斗百草:“斗百草”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诗词游戏。规则是参与者找来各式奇花异草,相互以对仗形式互报花名、草名,对得多的为胜。这个游戏兼具植物知识、文学知识,还特别考验反应速度。
孩童之间还流行着另一种“斗百草”,两人各捡一根草,叶柄相勾,互相拖拽,最快断的为输。
关于端午节习俗虽多,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思念常在,端午安康。粽子香飘千万里,浓情蜜意放心里。
- 上一篇:无限极携手南方都市报,举办今年第1期健康大讲堂! 2020/6/27
- 下一篇:长知识!端午节到底应该祝人快乐还是安康? 202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