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新闻

走出国门看中医。 日本中医药的现状 。

来源: 2018/11/19 20:44:15      点击:

中医在日本被称为“汉方医学”或“汉方”,汉方在源自欧洲的现代医学(西医)传入日本前是日本的主流医学,在当代日本汉方已经退居补充/替代医学的地位,但汉方在日本仍然有很大的影响力。那么汉方在今天的日本和日本的国境之外的影响力究竟如何呢?网上流传的“日韩占全球中药市场90%营业额,中国仅占2%。”是不是真的呢?本文就来回答这些问题。


       我们先来看看汉方医学(为表述方便本文同时使用中医、中医师、中药等概念)在日本的法律地位。首先日本没有独立的中医师的法律概念,这点与中国有很大的不同,在日本所有想要从事医生或药师职业的人都要参加全日本统一的医生和药师考试,考试主要内容为现代医学和药学理论。通过考试的人经过规培正式取得医生和药师资格后可以只开中药,成为事实上的中医师和中药师,但更多的医生是既开西药也开中药。


       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局面和日本的近现代史有关,日本自明治维新后整个国家在文化、教育、法律、经济、军事等方面全部执行“脱亚入欧”政策,在这种背景下医学也不例外,中医从法律上被日本政府废止了。1871年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新政府决定按照德国模式建立现代医学教育体系。1875年开始新的医学考试围绕自然科学和西方医学体系命题。1883年10月新的法律撤销了所有传统中医师的行医执照,从此时起严格来讲继续在民间行医的传统中医师已经处于非法行医的窘境,至此汉方在日本的影响力大大萎缩了。


       历史进入20世纪后一批批接受了系统的现代科学教育的日本医学家开始从科学的角度解释中医验证中药,在这些医学家和支持汉方的广大医药从业者的不懈努力下,汉方医学课程逐渐进入了日本的大学,汉方药逐渐进入日本的国家健康保险体系。其中比较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是1967年日本厚生劳动省批准4种处方汉方药进入日本的国家健康保险(国民健康保险)。根据津村制药截至2016年3月31日的年报,日本国家健康保险报销清单中包括148种处方汉方药。


       由此可以看出日本政府对待中医药的态度是废医验药,日本政府不承认中医师有独立法律地位,只承认受过系统现代医学(西医)训练的医生,当然取得行医执照后医生可以选择只开中药;对待中药的态度日本政府的态度是有限承认,即中药必须经受严格的现代药理学检验证明有效且安全才能被日本政府承认为合法药物,并纳入国家健康保险体系。简单的说日本政府的这种做法有利有弊,利的一面是减少了中药引发的毒副作用以及部分无效的中药带来的医保支出的浪费;弊的一面是过分严格甚至死板的制度把一部分有效的中药挡在了公共医疗体系之外。


       那么日本的医生对待中药的态度如何呢?同样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4-2023年传统医学战略》中的资料,84%的日本医生在日常实践中使用汉方医学。根据2011-2012年卫生、劳动和福利年度报告,注册医生中,只出具汉方的人数为295,049人。注册药剂师中,只分发汉方药剂的人数为276,517人。另外有92,421名针刺治疗师、90,664名灸疗师、104,663名按摩师和50,428名柔道整复师。由此可见日本医生对汉方药还是非常认可的。


      汉方药的销售如何呢?根据津村制药的最新年报,津村制药占据了日本处方汉方药市场的84.3%,津村制药2016年度的销售额为1126亿日元(折合10亿美元),其中处方汉方药销售额为1076亿日元(折合9.56亿美元)。据此推算日本的处方汉方药市场应该仅为11.34亿美元左右。以此来看日本国内的汉方药市场无论是和日本的西药市场相比还是和中国国内的中药市场相比都是很小的。那么日本的汉方药出口情况如何呢?津村制药作为占据了日本汉方药84.3%市场份额的巨无霸,年报中居然没有一个单词提及出口。根据津村制药的年报以及较为可信的日美欧的英语新闻媒体看到的信息来判断,日本之外的日式汉方药市场是非常非常小的,极为有限的海外市场主要是海外的日本侨民支撑起的。这也很容易理解,民族传统医药具有非常强的文化属性,各民族的人民一般都不会服用其他民族的传统药物,实际上就是在中国,除了朝鲜族等少数汉化较高的少数民族外,大部分少数民族同胞也一般不会服用中药(其实叫汉族传统药更准确)。考虑到日本的海外侨民和日裔远远少于华侨和华裔,因此“日韩占全球中药市场90%营业额,中国仅占2%。”纯属谣言。至于日本汉方药和中国中药海外销售的精确数字我们无法取得,这是因为中国的中药和日本的汉方药往往是以食品而非药品名义出口欧美,因此无法精确统计。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是日本的汉方医学的历史及现状究竟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